中醫治療是以健壯脾胃來除身體濕氣,可以藿香12g、蒼朮6g、白朮6g、茯苓20g、車前草6g、薏苡仁20g、生薑3g,以600c.c.的水煮成200c.c.飲用,或煮成400c.c.當茶飲。
民間常用車前草或玉米鬚煮湯喝,可以利水,幫助身體排除水分,多吃四季豆,也可以健脾胃。
葉醫師提醒,保持房子通風,可降低屋內濕氣;外出時準備雨具,不要淋雨,避免風邪、感冒;洗髮一定要吹乾,以免誘發頭暈、頭痛;不要吃冰涼食物如冰飲、大白菜、白蘿蔔、番茄、西瓜等,會消耗腸胃的氣,影響腸胃運作,使水分代謝變差。
台語俗諺說「暗時吃西瓜,半暝會反症」,即指吃冰涼食物容引發拉肚子;適當運動讓身體流汗,濕氣就不會堆在身體裡,但仍要正常補充水分,讓水分有進有出,代謝才會正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