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見者,
心直者,不反復也。
心平者,無高低也。
心明者,無暗昧也。
心通者,無窒礙也。
此皆本自照也。- -《太上老君內觀經》

<註解>

心思端直而不反側顛倒。
心思平等而不分別高低。
心思明亮而無陰昧晦暗。
心思通達而感通無障礙。

四見者:
皆以自內觀照為根本。

鍊萊煉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陳崧哥分享了 Amy Chen 的相片
保特瓶蓋-密封要領

相信大家一定都有糖果餅乾拆封沒吃完的經驗吧....
大家會怎麼做呢?
我之前都是分裝到樂扣密封罐裡...
是說多一個清洗的動作好麻煩唷....
可是我總覺得密封夾的效果不佳呀....
而這個自製的密封夾的效果超讚哦..
重點是還不花一分錢呢....

只要將廢棄的保特瓶在瓶口處剪一圈就大功告成了....

將沒吃完的食物塑膠袋穿過剪下的 瓶口...
再將瓶蓋鎖上就可保持密封了喔....

因為保特瓶在設計時就是要做到滴水不漏....
所以這個密封效果可是遠遠勝過市售的密封夾哦..
發佈者: Amy Chen

鍊萊煉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

千萬不要用佛法的標準去苛求別人~~【轉載】

陳崧哥轉載於 2010年8月14日10:53 ·
 

 

千萬不要用佛法的標準去苛求別人【千萬注意】用佛法的標準去要求別人,這方面會比沒學佛更煩惱。 【轉載】

 

用戒律來牢牢束縛家人,這是很可怕的。戒律是用來戒自己的

 

法師說——

(起因是有個虔誠學佛的師兄,經常看到妻子兒女不如法,就罵人發火,結果妻子和兒女都得了癌症,大家要注意不要對家人發氣,你對誰發氣,誰就容易得大病重病,這是很可怕的)

 

在當今的年代,男孩女孩,只要有了正知正見,能夠守五戒修十善,甚至能夠吃長齋,太難能可貴了。如果你硬要拿出對出家眾的戒律去求全責備,是你自己愚癡,這是揠苗助長,你會讓他們逃離佛門的。佛法就變成了讓人敬而遠之的怪物。

 

你自己一頭紮進佛法裏出不來,不知道佛法與世間法本無分別,而你卻把佛法與世間法對立起來。一方面你能把佛法積極介紹給他人,令別人聞法受益,甚至使許多人離苦得樂,這很好。 可卻又把佛法當成繩索,把妻子兒女牢牢地束縛起來,甚至妻子女兒出門用點化妝品,你也會批評一頓,更別說兒子女兒偶爾聽聽流行音樂什麼的,更是犯了你的大忌,大加訓斥,嚴厲批評。

 

如果稍有不服你的批評,你聲音會增高八度,暴跳如雷,把自己當成一貫正確的佛教裏的法官、護法和衛士,好像天下只有你才是真正的學佛者。聽到佛門內一些不如法的事,耿耿於懷,評三說四。雖然你有一定的正知正覺,但滿眼皆是是非,遍地都是外道。要知道世上一切皆有因果,真是修行人不見世間過。你若有對與錯的知見,自己的心就先著了魔,進入了魔境。

 

你是否知道當你對妻子女兒發過脾氣後,他們的心裏感受嗎?她們被你壓制住,怨氣釋放不出來,悶在心裏。而且你的這種無明火,隨著社會道德水準越來越低,越燒越旺,家人成了你發洩的對象。長此以往,如何得了?

 

現在的你,是個兩面人,一面是一個有愛心、憐妻愛子的好丈夫好父親,另一面卻是一個面目猙獰的著魔的人,重創著你自己的心肝和家庭。現在孩子病危了,你非但不反省自己的過錯,反而怨起了佛菩薩不保佑你,佛菩薩再大的神通,也敵不過你(發脾氣)的業力。比如你有世界上最好的汽車修理保養工程師,也修復不了被你任意糟蹋損壞的汽車。

 

要想成佛,先要學會作人。佛對一切眾生都慈悲,佛是大覺者,有無上的智慧和神通,可他卻從不向誰發脾氣、訓斥人。

鍊萊煉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6) 人氣()

痛風者福音......
痛風(排毒開水)
⒈去中藥店買(淡竹葉)三把50元

⒉去菜市場買(葫蘆瓜)一顆!
記得不要去皮,切成塊狀!
⋯⋯ 
⒊熬煮大約一、兩個小時!
水量大約十公升(大鍋)!

⒋兩樣加在一起(煮開水)!
每天當開水喝! (排毒)!

Ps真的~有助於利尿排毒!

功 效  
腰酸背痛、高尿酸、痛風
腎功能障礙、水腫、尿毒

貼心小叮嚀  
1.腹瀉、下痢忌食。
2.喝六天停一天。
3.若體質偏寒者,可添加生薑2片
或紅棗15粒(切開不去籽)。

Ps晚上睡前再喝10cc(梅子醋)
真的很有效! 試試看嚕!

Ps鄰居,朋友及瑜伽學生…
他們喝了都好了ㄋㄟ!

Ps正常人也可以飲用喔!
係金ㄋㄟ!讚一下囉!更多
發佈者: Ai Ching
發佈者: 安全法度

鍊萊煉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關錯鳥8_n.jpg  

醫院人多吵雜,
護士拉高了嗓子唱名,
希望減少醫生問診的等待時間。
「關錯鳥!關錯鳥!」
護士尖聲喊了兩聲,
現場除了驚訝的竊笑之外,
沒有回應。
「關錯鳥, 關 小姐,現場有沒有 關 小姐?你是下一位!」
護士對著診間外等待的人群喊。
我旁邊的一名歐巴桑緩緩起身,
搖擺著大屁股,
馱著身往護士身邊移動。
「護士小姐,我姓關啦,你是不是叫我?」
快快快,
來這裡等,
下一個就是你,
護士輕扶了她一把。
「啊可速我不叫關錯鳥啊?」
歐巴桑向著低頭翻閱一疊橫式病歷的護士嘀咕著。
護士抬起頭
對著她說,
這病歷上面寫著「關錯鳥」啊!
歐巴桑愣了一下,
換個姿勢
挨著護士伸頭去看。
這回
換成歐巴桑拉高嗓門︰

「你老師咧!

您 恁祖罵 叫做 關 金 鵲,


你給我叫成 關 錯 鳥 喔!」
發佈者: 貝麗藥局

鍊萊煉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) 人氣()

 
 
 
美國的母親節由(安娜 賈維斯)發起,她終身未婚,一直陪伴在母親身邊。
(安娜 賈維斯)的母親心地善良,極富同情心,她提出應設立一個記念日來記念默默無聞做出奉獻的母親們,可是這個願望尚未實現她就逝世了。
她的女兒(安娜 賈維斯)於1907年開始舉辦活動,申請將母親節成為一個法定節日。節日於1908年5月10日在美國的西維吉尼亞和賓夕法尼亞州正式開始。
1913年,美國國會確定將每年5月的第二個星期日做為法定的母親節,並規定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懸掛國旗,表達對母親的尊敬。而(安娜 賈維斯)的母親生前最愛的康乃馨也就成了美國母親節的象徵。 ~< 摘自 維基百科 >~
 
 

鍊萊煉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

何為法身佛?報身佛?化身佛?~轉貼:柯一真

轉貼:2010年8月8日9:32 ·

 
 
體悟:真如體無法;諸法應眾生...眾生若得證;化現無量佛~~~


何為法身佛?報身佛?化身佛?

轉貼:柯一真
在談法身佛、報身佛 和化身佛之前,我們先來瞭解自己的法、報、化三身。法身是什麼?法身就是自己真正的生命,就是本自具足、無始無終、不生不滅、不去不來、能生萬法、不會斷 滅的這念心。這念心能見、能聞、能知、能覺,而一切千變萬化的世界都呈現在這念心中;這都是法身含融一切的顯現。因此這念永不斷滅的心,就是我們法身。 

一 般人總以為未出生前,自己不曾存在過;而一口氣不來之後,自己也將消失於無形,認為生命就是從生到死這幾十年的經歷。這其實是一個非常錯誤的觀念。事實 上,有情眾生的真生命是無始無終的,而我們從出生至死亡的過程,只是一期一期輪回報應身的呈現。無始無終的法身,才是我們真生命。

報身, 顧名思義就是報應所得之身;例如人、天人、動物、孤魂野鬼等,這些都是不同的報應身。就人而言,有些人出生富貴豪門、有些人出生貧賤寒舍,有些人長得莊嚴 俊美身強體健、有些人長得殘缺醜陋羸弱多病,有些人天生聰明伶俐多才多藝、有些人天生愚昧魯鈍笨手笨腳。為什麼?這不能怪上天不公平,一切都是自己造業, 自己承受果報而已。經雲:「所作業不亡,縱經百千劫,因緣會遇時,果報還自受。」因為過去所造的業因不同,所以現在感得的果報身也不一樣。因果報應歷歷不 爽,這才是宇宙間最公平的律則。

化身就是變化萬千之身份。同一個人,在不同的時空和人事物的境況下,就會有不同的身份。例如:在兒女面前 是父母的身份;在父母面前又成了兒女;在配偶面前是丈夫或妻子;在同事面前則成了主管或員工;下了班,到學校在職進修,又變換成學生的身份……。雖然是同 一個人,但是場合對象不同、時節因緣不同,自己的身份亦隨之改變。

瞭解了自己的法、報、化三身後,我們可以再進一步地認識佛的三身:清淨 法身佛、圓滿報身佛、千百億化身佛。

法身空寂,本自清淨,周遍含融,能生萬法。山河大地、日月星辰,乃至一切物象、心念等,都是法身所 現。經雲:「心、佛、眾生三無差別。」眾生心即佛心,但因無明障蔽,所以眾生不能自見其本自清淨與佛無異之法身。若能證悟空性,漏盡無明,所謂「無明分分 破,法身分分見」,最後必能契悟清淨法身佛的境地。

報身是因智慧心起觀照作用而感得的果報,行一切善法觀照自心修證圓滿,就能成就圓滿報 身佛的果位。報身佛位居淨土世界,例如釋迦牟尼佛的報身居於華藏世界,此淨土世界中尚有諸多菩薩,他們是報身佛所教化的對象。眾生無量,佛也無量;世界無 量,佛土亦是無量。佛應機緣,化現在百千萬億世界中化導眾生,不同世界的化佛,各有其名號,如娑婆世界教主本師釋迦牟尼佛,此一化現的佛身就稱為化身佛。

法 身是萬法的本體,報身和化身則是法身所呈現的相貌和作用。體、相、用三位一體,法、報、化不即不離,總不出這一念心的範圍。修行就是要在這一念心上用功, 時時覺察、覺照自己的言行舉止、起心動念,是否是善念?是善行?先以世間善法為基礎,修一切善斷一切惡,然後更進一步修善不執著善,契悟空性,觀空不住 空,惑破塵沙,終究必能成就法報化一體三身的佛果。

鍊萊煉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

無欲則剛(一)

陳崧哥寫於 2010年7月18日22:57 ·
 
 

小時候常聽老一輩的人說,"向人伸手百斤重"長輩常用 這句話鼓勵我們這些晚輩要獨立自主,凡事要靠自己不要常倚賴別人,很久前看到一本勵志短文提到”無欲則剛”他說"欲"者求也;"剛"者正;直也...

當時我常存一點疑惑,在這世界上無欲如何自處,近代社會因欲求而長進,俗話說"剛"易折,這似乎與現實生活背道而馳(當然啦我並沒懷疑它們的論調,只是疑惑在我的觀念上,到底是那裡出錯)
最近我聽到一位"有德行者"提出論述(當然他並非講述"無欲則剛"這四字而是他的陳述好像可以解開疑惑)他說~~
人生在世,為求生存,欲求是必然的,所謂"真理"是順乎自然的,並非一切都不追求(對嗎!ㄚ不然大家都不追求幸福,每個人都回去騎牛好了...)最怕的是,在追求當中加入"貪"變成"貪求",人往往追求過程中,背地裡常被"貪"字壓制而不自知,財欲;物欲;權力欲,因"貪"生迷...財欲,物欲,權力欲,本身並無罪過常因"貪戀"而生迷執,猶不知,已身處困境(無明現前)殊不知,自己以為的成就快樂,竟是煩惱的開端~~~
耶~~~好像哄...(ㄚ知!)

鍊萊煉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無欲則剛(二)~~續前

陳崧哥寫於 2010年7月19日10:00 ·
 
 

所以說以前古代聖人或祖師大德,常從少欲起行,進而不生 欲,最終超越欲(欲起欲滅不染身)使這有形的身體,處於清靜恬適,隨遇而安,隨緣不攀緣...

以前年少輕狂,曾上班時跟老闆嗆"老子不幹我最大"ㄟ!這跟"無欲則剛"好像可以搭上邊厚,但境界卻截然不同,常聽大德這樣開示:

~悟者行法,諸法皆真,迷者遇真,法理皆惑~

唉!那我這麼多疑惑,還真是迷的暈頭轉向哦...

真是的~~活到老學到老一點都沒錯~~

轉貼一帖"無欲則剛"小寓言(網路轉貼http://stevenchang.pixnet.net/blog/post/19499319)
山中的廟裡,小和尚被派去買食用油。在離開前,大寮的庫頭交給他一個大碗,並嚴厲警告他:「要小心,絕不可把油灑出來。」

小和尚答應後,就下山到城裡買油。在回途,想到庫頭的告誡,小和尚小心地端著裝滿油的大碗,一步步地走在山路上,絲毫不敢大意。很不幸地,快到廟門口時,由於沒有看路,踩到一個洞。雖沒摔跤,卻灑掉三分之一的油。小和尚非常懊惱,緊張到手發抖,無法把碗端穩,等到回廟時,碗中的油只剩一半。
  
庫頭拿到油時,當然非常生氣,指著小和尚罵道:「我不是說要小心嗎?為何還漏掉這麼多油,真是氣死我!」

小和尚聽了很難過,住持老和尚路過聽到,跑來問清原委。安撫庫頭的情緒後,私下對小和尚說:「我再派你去買一次油。這次我要你在回途,多觀察所看到的人事物,回來跟我做報告。」
  
小和尚猶豫想推卸這個任務,想想自己連油都端不好,怎可能既端油,還看風景。不過在老和尚堅持下,他只有勉強上路了。
  在這次回途中,小和尚發現其實路上的風景真美。遠方看得到雄偉的山峰,又有農夫在田裡耕種。不久,看到一群小孩在路邊玩得很開心,還有兩位老先生在下棋。這樣走看風景下,不知不覺就回到廟裡。當小和尚把油碗交給庫頭時,發現油裝得滿滿,一點都沒有損失。
  
其實,我們想快樂過日子,就該學學老和尚的建議。與其天天在乎自己的成績或利益,不如每天努力學習、工作,或生活,享受每一次經驗,從中學習成長。懂得從生活經驗中找到樂趣的人,才不會覺得自己的日子充滿壓力及憂慮。
古云:「壁立千仞,無欲則剛。」唯有無所求,才能使自己立於不敗之地,否則整天汲汲於小利,到頭終是一事無成。為人處世,實不可不慎。

鍊萊煉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煩惱!是來自於不合我意的"自我意識"觀念,所以煩惱是可以消除的...

鍊萊煉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